玄色身影融入夜色当中,几个起落便消失无踪,连追踪可疑人的正事都忘到了九霄云外。
李菟脸上那惊慌失措的表情如同潮水般迅速褪去,只剩下平静。
她轻轻吁出一口气,揉了揉刚才确实撞得有些发痛的额角。左手摊开,掌心静静躺着那个青玉小盒。玉质细腻,雕着莲花的纹路,盒盖中央还嵌着一颗米粒大小的东珠。
她小心地将玉盒收入怀中放好。
“慕容世子…”李菟低声自语,带着几分利用的意思。
然而,她却无法忘记刚刚那个温暖的怀抱。就像是石头丢入湖水中,泛起一阵阵涟漪,久久无法平静。
李菟微微蹙眉,下意识地抬手按了按心口。
不,开弓没有回头箭。她复仇的心,绝对不会为了任何人动摇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没过几日,李菟就去了柳家书塾念书。
书塾设在柳府东侧一个院落里,很是雅致。
李菟刚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刚坐下,一个略带尖锐的女声便响了起来:
“哟,瞧瞧这是谁?这不是咱们的三妹妹吗。你在乡下恐怕没念过几天书吧,如今能沾了舅母的光进来,也算是你的福气了。”
陈莹莹此刻精心装扮的像只孔雀,带着几个姑娘围了过来。她特意强调了“乡下”和“沾光”,引得周围几个学生窃窃私语,目光或好奇或鄙夷地落在方知春身上。
李菟抬起头,脸上依旧是那副人畜无害的温婉笑容,眼神清澈得仿佛能映出人影,声音也柔柔的:“二表姐说的是,能与众位姐妹一同进学,是妹妹的福分。”
“不过,若要论起沾光……妹妹同大姐姐一样,都是父亲的女儿,但二表姐?”
陈莹莹被呛得一头雾水。怎么回事,前几天不还是毕恭毕敬的吗?这小丫头就忘了还有把柄在她手上了?没挨够打是吧。
另一个温婉柔和的声音插了进来:“二妹妹,快别这么说。”
方知月款款走来,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和一丝不赞同,“三妹妹初来乍到,我们做姐姐的更该照顾些才是。”
她走到李菟身边,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,一副姐妹情深的模样,说道:“三妹妹莫怕,有什么不懂的尽管来问姐姐。只是……”
她话锋一转,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优越和惋惜,“这柳家书塾讲的都是些经史子集,不比妹妹在家学的那些针线女红,妹妹若一时跟不上也别急,慢慢来就好。”
李菟心中冷笑,面上却丝毫不显,反而顺势轻轻回握住方知月的手,眼中满是依赖和感激:“多谢大姐姐关怀。姐姐放心,妹妹虽愚钝,但定会加倍努力,不敢辜负母亲和姐姐的一片心意。”
方知月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,没想到这小丫头说话做事,如此沉得住气。
陈莹莹更是气得瞪眼,却又一时抓不住李菟话里的错处。
就在这气氛微妙的僵持时刻,一个清脆如银铃般的声音打破了沉默:
“哎呀,好热闹呀!知春姐姐!我就知道你在这儿!”只见一个穿着鹅黄衫子、梳着双丫髻的少女,像只活泼的小鸟般飞扑过来,亲热地挽住了李菟的手臂。
这正是之前在镇国公府有过一面之缘的慕容语宁。她明媚的笑容瞬间冲淡了空气中的敌意。
“语宁来迟了,没错过什么好戏吧?”她大眼睛滴溜溜一转,故意在陈莹莹和方知月脸上扫过,带着点促狭的笑意。
“语宁!”李菟见到她,笑容真切了几分。
“哼,书有什么好读的,之乎者也烦死了!”另一个略显不耐的少年声音响起。
一个身材挺拔、眉宇间带着英气的少年大喇喇地走过来,直接坐到了李菟另一侧的空位上。
他侧身坐着,手撑在头上,上下打量了李菟一番,说道:“你就是方家刚回来的那个女儿吧。”
李菟凝眸,思索半天,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,自己似乎都对眼前这位少年郎没什么印象。
少年郎自豪的说道:“我叫沈非乙,沈括是我哥,嘻嘻。”
李菟笑道:“原来是沈将军的弟弟。说起来,我还未曾有机会当面重谢你哥哥的救命之恩。”
“小事一桩。”沈非乙朝李菟咧嘴一笑,露出一口白牙,“李菟,待会儿下学了,我带你去后园子看我新得的弹弓,打麻雀可准了!比在这听老头念经有意思多了!”
他显然对陈莹莹等人的小动作不屑一顾,只凭自己喜好行事,觉得李菟合眼缘就主动亲近。
慕容语宁和沈非乙的出现,尤其是他们明显站在李菟一边的亲昵态度,让陈莹莹和方知月一时不好再发作。方知月维持着笑容说了句“先生快来了”,便拉着不太甘心的陈莹莹回到了座位。
角落里,柳扶风的小儿子方宣泽一直冷眼旁观。母亲和姐姐常说方知春的坏话,因此他也有些心存排斥。
但看到李菟面对刁难时那不卑不亢、言语机敏的模样,又看到慕容语宁和沈家小子都围着她转,心里不由得升起一丝异样,不再是单纯的厌恶,反而多了点好奇。
这时,一位须发皆白、神情严肃的老儒踱步进来,众人立刻安静下来。
今日讲解的是《孟子·告子上》中“鱼与熊掌”的取舍论。
讲完后,夫子抛出一个问题:“孟子言‘舍生取义’,此乃大丈夫气节。然则,若此‘义’需以牺牲至亲之性命方能成全,又当如何取舍?此乃两难之境,诸生可有见解?”
问题一出,书塾内顿时议论纷纷。
方知月说道:“自然是取义!大义灭亲,古已有之!为成大义,些许牺牲在所难免!”她语气激昂,带着几分刻意表现的大义凛然。
沈非乙听得直皱眉,小声嘟囔:“什么鱼啊熊掌啊,绕来绕去,烦!要我选,当然是保家里人!”
慕容语宁也小声说:“太残忍了,为什么非要牺牲亲人?一定有别的办法!”
柳老先生听着众人的议论,眉头微蹙,显然对答案都不甚满意。他的目光扫过课堂,最后落在了安静坐着的李菟身上。
“方三小姐,你有何见解?”老先生点名道。
一时间,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菟身上。陈莹莹眼中带着看好戏的幸灾乐祸,方知月则是一副“看你如何作答”的审视。
沈非乙和慕容语宁则有些担心地看着她。
方宣泽也微微坐直了身体,想看看这个方知春能说出什么来。